我是谁?人们常说
我跨出牢房
从容、愉悦、坚定
好像庄主走出豪宅

我是谁?人们常说
与守卫谈话
自在、友善、清晰
好像我在发号施令

我是谁?人们又说
我忍受苦难
沉着、微笑、骄傲
好像一位常胜将军

我真的就像别人所说的吗?
或者我只是我所知道的我?
焦躁思慕卧病在床笼中困鸟
奋力呼吸喘气不停喉咙被掐
极度渴望色彩缤纷花卉鸟叫
迫切向往好话几句亲切招呼
气急败坏蛮横专政藐视羞辱
七上八下折腾期盼大事临到
软弱无力忧心想念亲朋好友
祷告祈求做工思想疲累虚空
眼昏手颤心中准备离世而去

我是谁?是这或是那?
今天是这人,明天是那人?
同时是二者?人前的伪君子
私下却是落单惊慌流泪的懦夫
内心好像溃散的军队
仓皇逃离到手的胜利
我是谁?
这个孤单的问题嘲讽我
不论我是谁
哦!上帝
你知我心
我是你的

Tegel, Summer 1944


诗评(摘自《狱中诗》)

《我是谁?》《基督徒与异教徒》与《狱中夜语》是同期作品,前二者呈现深刻的神学反省,后者是真实的狱中生活写照,而在《我是谁?》与《狱中夜语》里已经出现死亡阴影的威胁,这可能是因为朋霍费尔坐监已经超过一年,生还的盼望逐渐渺茫。

《我是谁?》是一首抒发内心焦躁挣扎、想要了解自己的诗作,这首诗前三段比较短,而且非常工整,叙述别人眼里的我,气定神闲。而后,突然之间仿佛进入乱流,第三段诗句较长,而且混乱,是困居斗室者嘶吼呐喊出自己眼里的我,充满不确定。

前三段从“我是谁?人们常说”一直到“我是谁?人们又说”,呈现出来的是“别人眼中的我”,这样的我完全不像在牢狱中受苦的囚犯,因为跨出牢房时,“从容、愉悦、坚定/好像庄主走出豪宅”,与守卫谈话时,“自在、友善、清晰/好像在发号施令”,忍受苦难时,“沉着、微笑、骄傲/好像一位常胜将军”,别人看到的是朋霍费尔的高贵气质、威严风范与坚定勇敢。

第四段急转直下,打乱了原先工整的规格,他开始以连珠炮式急速而紧迫的语气质疑自己说:

我真的就像别人所说的吗?
或者我只是我所知道的我?
焦躁思慕卧病在床笼中困鸟
奋力呼吸喘气不停喉咙被掐
极度渴望色彩缤纷花卉鸟叫
迫切向往好话几句亲切招呼
气急败坏蛮横专政藐视羞辱
七上八下折腾期盼大事临到
软弱无力忧心想念亲朋好友
祷告祈求做工思想疲累虚空
眼昏手颤心中准备离世而去

我们看到活在真实软弱人性当中的朋霍费尔,只是卧病在床的笼中困鸟,喉咙被掐而挣扎着要喘一口气,所渴望的不过是彩色世界与花卉鸟叫,所向往的不过是好话几句亲切招呼,为了蛮横专政藐视羞辱而气急败坏,心中幼稚地期盼重大改变临到,忧心忡忡地想念亲朋好友,疲累虚空眼昏手颤地准备离世而去。在此我们看到面对死亡时真正的朋霍费尔,如他所说,基督徒并非圣人,亦非超人,只是凡人,是切切实实的一个人。

朋霍费尔“自己眼中的我”与“别人眼中的我”有极大的落差,他不断挣扎地说:“我是谁?是这或是那?/今天是这人,明天是那人?/同时是二者?”究竟是别人眼中那光彩亮丽的我,或者是自己眼中那狼狈不堪的我,二者不断交替出现。“人前的伪君子”其实是“落单惊慌流泪的懦夫”,表面坚强,内心有如“溃散的军队”,竟然“仓皇逃离到手的胜利”。在自我挣扎的极致当中,“我是谁?”这个孤单的问题变成了对自己的嘲讽,最后,终于达到一个结论说:“不论我是谁/哦!上帝/你知我心/我是你的。”

“别人眼里的我”是“从容、愉悦、坚定/好像庄主走出豪宅”,“自在、友善、清晰/好像我在发号施令”,“沉着、微笑、骄傲/好像一位常胜将军”。然而,“自已眼里的我”却是焦躁思慕卧病在床、喘气不停喉咙被掐、极度渴望色彩缤纷、迫切向往好话几句、气急败坏七上八下、软弱无力忧心想念、疲累虚空眼昏手颤、心中准备离世而去。“别人眼里的我”与“自己眼里的我”完全不同,两者之间的冲突带来“我是谁”的挣扎。在深层的自我剖析当中,朋霍费尔告白自己是“人前的伪君子”,自己真实的内在总是远远不及别人的期待。

不论我是谁,不论人们眼中的我如何,我自己眼中的我如何,这些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上帝认识我,我是上帝的。宗教改革把对人的判断完全交在上帝手中,就像保罗所说:“我被你们论断,或被别人论断,我都以为极小的事;连我自己也不论断自已。我虽不觉得自己有错,却也不能因此得以称义;但判断我的乃是主。”朋霍费尔在讲章《论悔改》里说:“没有人是自己的审判者,基督是所有人的审判者,他的审判是永远的。”正因为把自己完全交托在上帝手中,所以能够坦承自己是一个罪人,其实诗中的自我剖析就是一种真诚的忏悔,表面上的亮丽无法掩饰真实的软弱。如路德对自己的罪非常敏感,他说:“虽然我是一个无可指责的修道士,出于极度困扰的良心,我感觉在上帝面前我是个罪人。”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我是谁?》已经开始呈现面对死亡的焦虑,诸如“眼昏手颤心中准备离世而去”,一年的牢狱生活已经让他觉得自己没有希望离开监狱了。